陪伴湛江人30年的“三帆”将改造升级,你赞成留还是拆?

湛江资讯助手1 2021-11-03 18:13:3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三帆迎来了它的“十字路口”

三帆——湛江地标性建筑

矗立在人民大道上

见证了湛江多年来的变化

承载了不少湛江人的回忆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三帆路段的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相关改造方案备受关注

近日,这个问题有了较新进展

超30年的湛江“三帆”将迎来升级改造!

乐山路-人民大道节点改造

10月27日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

《乐山路-人民大道节点交通规划方案》

批前公示

乐山路-人民大道路口

作为中心城区最重要的路口之一

高峰期间交通拥堵十分严重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郭龙碧 摄

路口中央的“三帆”雕塑建成至今已超过30年

节点周边环境也已发生巨大变化

三帆雕塑形象和寓意与周边环境已不尽协调

且雕塑结构已出现局部破损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广湛高铁隧道已全面开工建设,隧道沿乐山路地下敷设。为避免高铁建成后相关设施难以实施,路口改造方案需与广湛高铁隧道方案紧密衔接,结合现状问题、节点功能、周边用地及规划情况,提出规划方案,控制预留相关建设条件。

方案一 保留环岛和三帆雕塑

保留三帆雕塑,维持环岛

对北进口掉头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交通组织

进行优化改善

同时调整路口周边地块进出交通组织

封闭中国电信正门处出入口

调增为右进右出

优点:工程投资小,易实施,无需拆除三帆雕塑,社会影响小。

缺点:整体改善效果不明显,难以适应远期交通发展需求。

方案二 拆除雕塑和环岛

拆除雕塑和环岛

改造成十字信号控制交叉口

按规范进行渠化展宽

增设非机动车专用道

并结合路口四周释放出的用地空间

增加相应的景观设施及活动空间

优点:路口通行能力较现状提升30%,能适应远期交通发展需求;步行和电动车过街距离短,更加便捷;释放较大的用地空间。

缺点:需要拆除三帆雕塑,社会影响较大;工程投资高,施工工期较长。

时光匆匆,倏忽间

这座陪伴了湛江人三十余年的地标性建筑

已经成为湛江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也见证了湛江经开区的发展

拓展:三帆为何建成?

1990年落成的风正帆悬广场。易荣猷 摄

1984年11月,高级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人民大道也同期竣工,穿过了这片希望的田野。

上世纪80年代末,经开区有了一批工厂,人民大道上的车流也慢慢增多。为了让车辆行驶有序,市政府在人民大道与乐山路的十字路口设计了一个环岛,并计划在环岛中央树立一个雕塑,既是城市景观,也寄托了湛江人在新时代的精神。

三帆雕塑的创作者是广州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梁明诚教授,雕塑造型取“风正帆悬”的寓意,出自唐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990年,三帆雕塑落成,见证了经开区从呱呱坠地到扬帆起航,从筚路蓝缕到阔步向前,并成为湛江市区的地标性建筑。

如今,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位于乐山路和人民大道交通节点的三帆

也迎来了它的“十字路口”

面对拆除或保留的问题

有网友表示三帆承载了一代湛江人的回忆

拆除了有些舍不得

也有网友理性地认为

拆除后能更好地缓解交通压力

提高通行效率

郭龙碧 摄

除了乐山路-人民大道节点

作为片区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

乐山路-椹川大道节点

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也十分严重

随着湛江北站地区开发建设

相关部门预计拥堵会进一步加剧

乐山路-椹川大道节点

改造方案一.平面信控+借道左转,推荐方案

维持现状乐山路-椹川大道平面信号灯控路口,结合各方向的交通流量,重点对西进口重新渠化展宽,南、北进口采用“借道左转”的微创新改善措施,提升左转通行能力。

方案二.菱形立交-乐山路主线上跨

根据远期节点预测流量,东西向交通为主要流向,采用乐山路主线双向6车道上跨椹川大道的菱形立交方案,乐山路辅路与椹川大道地面平交,采用信号灯控制,南北进口道均设置“借道左转”车道。

方案三.菱形立交-椹川大道主线上跨

考虑采用椹川大道主线双向6车道上跨乐山路的菱形立交方案,椹川大道辅路与乐山路地面平交,采用信号灯控制。

陪伴湛江人多年的三帆

或将迎来升级改造

你赞成拆除还是保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