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海东新区规划出炉!湛江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地铁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日前,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湛江市海东新区起步区首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草案)公示,内容涵盖了区域总体规划、定位、交通建设、公园绿化等,为该片区开发控制及用地管理的形成提供重要依据。
海东新区作为湛江市新时期强芯提质的东进主战场,是湛江重点打造的综合开发片区之也是促进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
为联动衔接《湛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 -2035年)》(在编) ,做实海东新区起步区概念规划战略定位,加强海东新区起步区的规划建设引导,现编制《湛江市海东新区起步区首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形成该片区开发控制及用地管理的依据。
规划范围:规划区西起湛江湾沿岸,北至龙王湾,东至东盛大道,南至海川快线,规划用地总面积571.64公顷。
现状用地情况:现状建设用地面积总计208.75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82. 05公顷,以二类居住用地、体育用地为主,分布于规划区南部,村庄建设用地面积21.57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总计362.8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70.42公顷,农林用地191.39公顷。
1.定位与目标:集创新产业服务、体育文旅休闲与健康生态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岛,海东活力湾”
2.用地规划调整:落实上位规划的管控要求,在尊重现状权属和发展需求基础上,优化用地功能布局,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落实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引导片区的综合开发。
3.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571.6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0.6公顷,非建设用地61. 04公顷。规划区总人口6. 2万人,比现行控规减少居住人口0.6万人。
4.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规划区人口分布,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与布局。
5.优化道路交通:衔接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通过对现状道路交通的分析评价,规划调整部分道路,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合理配置交通设施。
规划结构
结合交通廊道、景观廊道、海湾空间等要素,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形成多组团的发展布局,规划构建“一湾一心、一带多廊、三片区多节点”的生态组团式的空间结构。
一湾一心:依托现状三面环湾的滨水条件,围绕嵌入式内湾,植入滨水慢道、文化街区、游艇码头等多元功能,构建规划区活力共享复合湾;发挥规划区内大片增量开发用地与优势的景观环境价值,布局创新服务、商业商务、文化休闲以及配套服务等功能,形成区域性中央商务区。
一带多廊:依托现状水系资源与上位规划要求,打造一条以环湾为景观核心,往东延绵的缤纷水岸景观活力带;结合生态绿地和景观道路,构建多条视线廊道与生态景观廊道,形成片区内的蓝绿网络体系。
三片区多节点:创新产业服务核心区、滨水生态休闲居住区、城市型综合商住区。合理布局三大功能片区的商业、文化、体育设施及开敞空间,打造多个社区级服务节点。
1.道路系统: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网状骨干路网。其中“三横”指:海顺路、海旺路、海川快线;“三纵”指:柏西路、东旺大道、东盛大道。
2.公共交通:在规划范围内设置1个公交枢纽站,2个公交首末站,方便居民日常出行。规划对接《湛江市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地铁2号线经过规划范围,设置2处站点,加强片区与海湾西岸的交通联系。
3.交通设施;规划5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其中3处独立占地,另结合中央商务区、大型公共建筑、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规划若干地下停车库;规划2处加油加气站,分别位于海顺路南侧、海川快线北侧。
六、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122.9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及服务半径覆盖均满足《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构片区整体蓝绿结构,规划形成“两区一带,多廊多节点”的外延藤蔓式的绿地系统结构。
两区一带:“两区”指滨海文化娱乐景观核心区与滨海体育休闲景观核心区;“一带”指滨海景观带,串联优质岸线资源,形成滨海生态景观廊道。
多廊多节点:“多廊”指带状公园生态廊道和滨水景观带向外延展,串联片区内各功能组团;“多节点”指分布于各个功能组团的社区级公园,满足15分钟生活圈需求,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游憩休闲活动的开敞空间。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主要对片区级、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5分钟生活圈、居住街坊等五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设施定项、定量配置细化。
片区级:1个综合医院,保留现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居民体育运动场馆。
15分钟生活圈: 2所初中、3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处社区服务中心、1处派出所、1处卫生服务中心、1处养老院;
10分钟生活圈:3所小学,2处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2处肉菜市场;
5分钟生活圈:结合居住区设置5处幼儿园、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4处社区服务站、4处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4处文化活动站、4处群众健身设施、4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居住街坊:结合居住区设置6处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